日前,教育部发函,同意设立西湖大学。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立西湖大学章程简介:西湖大学的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等科学家发起筹建 。西湖大学是浙江省杭州市提出将筹建的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该大学预计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秉承“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聚焦理学、生命与健康、前沿技术等方向设立一级学科;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或其他顶尖人才领衔组建相关院系,首先以研究院的名义完成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偏重理工科,随后面向本科生。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设立西湖大学。发展历史2015年4月,“千人计划”执委会来杭州云栖小镇开会,并在媒体上抛出了要办一所顶尖大学的计划 。2015年3月11日,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王坚等七位西湖大学倡议人,正式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建议》并获得支持。2015年6月25日,杭州市与“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提出双方将合作筹建一所新型的一流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选址就在西湖区云栖小镇内。根据协议,西湖大学(筹)将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2015年12月1日,西湖高研院正式在杭州注册成立。2016年12月10日,由施一公担任首任院长,马化腾、吴亚军、王东辉、王健林等多位企业家捐赠的中国第一所民办高等研究院——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的前身及筹建依托主体),在杭州宣告成立。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设立西湖大学。学校定位西湖大学的定位,它有几个关键词,第一是民办,目前一流的大学是公立大学,并且有信心打破这一局面。就像国有企业原来是一枝独秀,20年之前,然而现在民营企业像阿里巴巴、华为这样的全球性民营企业已经丝毫不输他们了。第二,研究型大学,不是一个以规模取胜,或者普通人的高等教育,我们要培养未来的基础科研、创新公司,所以是民办研究型大学。办学实力以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聚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哪儿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西湖大学“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是新的重要体现。之前,施一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学师资规模将超过拥有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学,教师科研水平很可能成为中国之最;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成为亚洲一流;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大学媲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西湖大学定位于研究型高等学校,从举办博士研究生教育起步,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目前,西湖大学首批19名博士研究生已入学,2018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30名。当前,西湖大学面向全球招聘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前期已经开展了五轮面向全球的优秀人才招聘,签约37名高水平学术人才,预计教师规模到2021年达到210人,到2026年达到300人。在学科设置上,学校以西湖高等研究院的理学、前沿技术、生物学、基础医学等4个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含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优先形成理学、工学、医学3门学科类。办学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经费来源为社会捐赠、办学收入等学校设立董事会,校董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董会由致力于国际化的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的国内外知名人士,以及政府部门代表等组成,对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同时设立监事会、顾问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等,按照章程和相关规定开展活动,形成董事会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大学治理体系。同时,学校将依法设立中共西湖大学委员会,党委书记通过参加董事会、校务委员会,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湖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办学收入、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及人才政策支持经费和政府扶持资金等。特别是创办初期,政府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学校正常运行后,经费将主要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承担。学校创新前五年只招博士,未来再招本科,和一般大学是反过来的。由民间筹资,同时政府会出一部分。总的资金投入量大概是十年200亿。定位综合性的,小而精教学模式,类似于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西湖大学的未来选择日前成立的西湖高等研究院和即将成立的西湖大学在计划中尽管都是民办性质,但其成立已经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获得政府赠予的土地,应该说已经具有当年美国赠地大学的性质。但在将来西湖大学仍然要面临自己定位的选择,以决定自己究竟是成为私立的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还是公立的罗格斯大学。在考虑定位时,五年多前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到目前为止的经验,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南方科技大学的成立得到了教育部和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尽管南科大首任校长朱清时最早喊出了中国大学“去行政化”的响亮口号,但到现在为止,南方科技大学在行政上仍然是一所受教育部和深圳市多重行政管辖的普通市立大学,缺乏发展的自主空间。其今后发展究竟如何,不容乐观。如果照目前缺乏自主的趋势发展下去,大概逃不脱成为一般水平的地方大学的命运。美国高教历史上另外一个最为成功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的典范,应该说是位于南加州帕萨迪纳(Pasadena)的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lTech)。加州理工学院在最新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居第十二,是中国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名校。20世纪对中国基础科学和尖端技术发展影响深远的标志性人物,多半出于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的前身是20世纪初名不见经传的职业学校施罗普技术学院(Throop College of Technology),20世纪初为了适应南加州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名为加州理工学院,并迅速成为世界顶尖的研究型理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作为私立理工科大学几乎从无到有的迅速成功,更可以作为西湖大学效仿的榜样。需要指出的是,西湖大学的未来,除了社会民间和私人的支持之外,在坚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前提下,也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不同程度的支持。美国的著名私立大学事实上也是从美国联邦政府获得了相当多的竞争性的研究资助,否则也不会有今天。如果以为私立大学和研究机构只靠民间的资助就能够获得成功,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国家和浙江省因为西湖大学和西湖高等研究院的民办性质而忘记了对她们提供应有的支持,那将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尽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像美国那样存在一大批成功的私立大学,但对于中国和美国这样地域辽阔和文化差别很大的多元化社会来讲,成功的私立大学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公立和私立大学只是在社会中资助和管理的方式不同,在现代社会中它们事实上是相互补充和支持的重要的社会机构。如何摸索出民办私立大学在中国未来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合适道路,是需要中央政府、地方和社会运用大智慧的事情。不过,在进行制度设计和选择的时候,美国大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江浙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的未来西湖高等研究院和西湖大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她们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应运而生的。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她应该是中国未来大学发展最好的地方。未来半个世纪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并且领先世界的标志之一,可能便是在江浙一带发展出一系列世界著名的私立和公立大学。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去杭州,就了解到浙江省政府具有雄心勃勃的有相当远见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20世纪美国社会发展的标志,除了东海岸的工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包括西部工业和高等教育发展,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加州从无到有出现了一系列私立和公立的世界名校。从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来看,江浙之于中国,正类似于美国西部加州之于美国。当经济发展有了与之相配合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所谓中国世纪应该不只是一个梦想。加州大学总校长,美国最著名的教育家Clark Kerr曾出版两卷本The Gold and the Blue:A Personal Memoi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49-1967,从中或可一窥20世纪公立的加州大学系统如何迅速崛起成为顶尖的理工科公立大学。1952年Kerr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长,并于1958年成为整个加州大学系统的总校长。在其任期内,Kerr负责了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建立,并且参与规划了后来陆续建立的其它加州大学分校。这些大学尽管不如上面提到的私立名校那么有名,但也都是国际知名的重要的高等学府。Clark Kerr是工业发展和劳动力关系专家。加州大学系统的发展规划,是建立在对加州未来几十年经济和人口发展去世的研究和预期之上的。多个新的加州大学分校在不同地方和分阶段的建立,是按部就班进行的,并不是一拥而上。尽管Kerr作为加州大学总校长为加州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却因为政治原因在1967年被当时加州州长里根(1980年成为美国总统)解职。公立大学直接受政府和政治的影响,即使在所谓自由民主的美国,也是一点不假的。加州大学系统的经费,也经常受到加州州经济预算的影响。对美国私立大学来讲,原则上不会受此类问题的直接影响。西湖高等研究院和西湖大学的建立,只是未来将会大力发展的浙江高等教育和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开端。未来中国会建立起更多和更好的私立和公立大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不仅仅只是人们的空想和期待。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现代公立和私立大学的历史和发展规律,以及在高等教育与研究中的差别、以及相互之间的竞争与促进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省市领导向四个研究所所长(左起:潘建伟、陈十一、饶毅、施一公)授牌注:天星教育尊重版权。本文整理自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百度百科、知识分子公众号,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